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清俐)近日,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二級教授李久昌編著的著作《崤函:唐詩之路》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崤函是一個歷史地名,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崤函,是對崤山和函谷關的合稱。廣義的崤函,指崤山和函谷關所在的區域,東自河南新安,西迄陜西潼關,崤函古道便是古代經行崤函地區,溝通長安與洛陽兩大古都的主干大道,不僅是唐帝國一條最繁忙的交通干線,也是一條魅力四射的唐代詩歌生產和傳播之路。唐代眾多詩人在這條五百里的道路上行旅漫游,往來穿梭,邊走邊寫,邊寫邊走,創作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數量有1300多首,作者400多人,詩與路相得益彰,融為一體,鋪就了以崤函古道交通主線為紐帶的典型唐詩之路——崤函唐詩之路。李久昌教授從中輯錄434首經典唐詩,依唐代崤函古道交通線路自西向東,按當時的行政區劃和詩歌所反映的內容依次編成《崤函:唐詩之路》一書,并簡要介紹作者的生卒年代、籍貫或出生地,重點說明詩人在這條古道上詩作的情況,以往有疑誤者,盡力改之,內容力求突出學界最新研究結論。
據悉,本書為目前僅見的崤函唐詩之路唐詩集,是崤函唐詩之路研究的基礎性、資料性著作。同時也為唐詩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能夠反映崤函古道交通和文學盛況的唐詩選本。讀者一冊在手,可以依詩尋蹤,尋訪唐代詩人的崤函古道行跡,欣賞和領略唐詩與崤函古道的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