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曾江 通訊員 冉美玲)10月14日,由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四川省檔案館主辦,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巴蜀書社共同承辦,四川出版發展公益基金會協辦的《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新書發布會于天府書展期間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1號館舉辦。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劉成鳴,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四川省政協文史委主任傅思泉,四川省檔案館館長祝云,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孟華,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新華文軒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青,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新華文軒黨委委員、副董事長劉龍章,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利明及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新書發布會在蓉舉行。 主辦方/供圖
劉成鳴指出,《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出版發行,是四川文史界和出版界的一件要事,也是造福檔案界、史學界的一件好事,是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體現,是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具體實踐,必將對全省檔案文獻、古籍的搶救、保護、傳承、開發產生深遠影響。他希望大家強化政治擔當,凝聚同心力量,講好四川故事,打造川派文化精品力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四川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優勢,讓天府大地的錦繡絕觀更積文化底蘊,使巴蜀文化的獨特風韻更添歷史魅力。
《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由四川省檔案館編纂、巴蜀書社出版。 主辦方/供圖
祝云和巴蜀書社社長王祝英分別致辭。祝云介紹了館藏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保管保護情況及書籍編纂特點,并強調該書編纂出版,是四川省檔案館系統整理出版歷史檔案的一次大膽嘗試。希望今后進一步加強與出版機構等社會各界的合作,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古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豐富館藏珍貴檔案開發利用形式,推動四川檔案整理和編研出版工作,推出更多更好開發利用和整理研究檔案文獻的佳作。王祝英回顧了該書出版歷程,并表示該項目是四川省檔案館、巴蜀書社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的重要舉措。未來雙方將更全面深入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編研、出版一體化平臺,將四川檔案推向全國、全球。
《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新書發布會在蓉舉行。 主辦方/供圖
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以視頻形式分享心得,他表示,這套書的出版是一項非常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學術建設方面的重要舉措。他個人對這段歷史充滿興趣,非常熱切盼望這部書的出版,今天終于等來了,非常高興。四川師范大學副校長王川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給予該書高度評價,認為該書具有重要的檔案學、文獻學、民族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價值和資政育人的啟示作用,對于當今的涉藏地區建設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對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會上,四川省檔案館向王川和甘孜州檔案館等贈送了新書。
據悉,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主要形成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是清政府在川邊涉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趙爾豐等經營川邊、籌劃西藏的真實歷史記錄,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醫藥衛生、宗教風俗等豐富內容,被喻為清末川邊歷史的“百科全書”。四川省檔案館藏邊務檔案共計1193卷1萬余件,是邊務檔案遺留的主體檔案。
《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由四川省檔案館編纂、巴蜀書社出版,共計68冊,是四川省檔案館藏邊務檔案的影印匯編。此書為首次向世人全面展示邊務檔案真實面貌,可以為檔案學、歷史學、民族學等學科研究工作提供大量珍貴的第一手原始檔案資料,將為有關地區社會治理提供鏡鑒。
與會嘉賓希望今后在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方面,檔案部門、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出版機構等,能夠戮力同心,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檔案編研成果,為四川文化強省建設增添一抹靚麗的檔案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