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擘畫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藍圖,“兩步走”戰略目標愈發明晰。頂層設計已建構,開局之年的第一課,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為廣大黨員干部滿懷信心開新局、為社科界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社科界引發學習研究熱潮。 (閱讀原文)
關于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既是理論概括,也是我們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要求。也就是說,無論是從價值取向還是從實踐要求來說,中國式現代化都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 (閱讀原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對中國式現代化作了集中而深刻的論述。他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經過黨的二十大的重點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已經呈現出科學體系的輪廓。 (閱讀原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邏輯,是當代中國正確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指引,是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指南。 (閱讀原文)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實踐證明了一個事實:現代化既不是西方國家的“專利”,也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專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意義就在于,它昭示了一種不同于西方式現代化道路的可能性。 (閱讀原文)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生動體現和詮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成功,使馬克思主義以嶄新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發生了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重大轉變”,增強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影響力、說服力、感召力,當之無愧地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 (閱讀原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边@一重要論述,既從理論層面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內涵意蘊,也從實踐層面明確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與重要原則,為中國共產黨人正確認識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南。 (閱讀原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边@一重要論述深刻說明,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提升了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而且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全新的時代內涵。 (閱讀原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既要遵循現代化一般規律,更要符合本國實際,具有本國特色。中國是在社會主義國家推進現代化,是在發展中的大國推進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是要明確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共同特征和符合中國國情的特色,從而明確中國式現代化的方向和道路。 (閱讀原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而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正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閱讀原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必將指引全黨和全國人民正確理解、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光明前景。 (閱讀原文)
自1978年以來,中國一直奉行堅定持久的現代化政策,改革開放戰略的實施無疑對推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與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西方國家現代化相比,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全新的社會治理模式。這一模式因與西方現代化處在不同的階段、面臨不同的挑戰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質,是一種適應中國發展實際和國情需要的獨特方案。 (閱讀原文)
作為社會科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現代化從本質上而言,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各領域的改善,以及社會視野中個體價值的提升。長期以來,世界視域中的現代化概念一直為歐美大國主導,而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一條不同于“華盛頓共識”的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特有模式為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因而極具吸引力。 (閱讀原文)
中國的發展道路是不容易理解的,也不容易將其準確地情景化。是考慮到當前和過去的現實,還是未來的可能性,理解中國的發展道路本身就是一個挑戰。中國國內外學界需要努力研究,以便為全球共同的未來和人類的共同命運強基固本。 (閱讀原文)
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選擇。中國正在同步推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政策。只有連貫一致的政策才能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新時代,這是實現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的必由之路。 (閱讀原文)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