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發展為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
大家好,我是中國非洲研究院的鄧延庭。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共建“一帶一路”搭建起“中國夢聯通非洲夢”的橋梁,為歷久彌堅的中非傳統友誼注入新時代內涵,書寫出中非共筑高水平命運共同體的絢麗篇章。
2008年,我在非洲聯盟委員會做國際實習生,每天沿著亞的斯亞貝巴泥濘的道路步行上下班,如今再到當地調研,可搭乘便捷的輕軌、快速公交到達埃塞俄比亞首都各地;2010年,在坦桑尼亞做田野調查時,飽受通訊不便之苦,現在,該國大城市普遍擁有了穩定的4G網絡;2013年,在肯尼亞調研時需要搭乘近二十個小時的大巴從內羅畢到蒙巴薩,而當下只需5小時便可暢行蒙內兩地。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是我的親身經歷,所有這些變化都是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助力非洲高質量發展的縮影,都是對十年間中國發展奇跡轉化為非洲發展奇跡的生動詮釋。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的引領下,“一帶一路”倡議深度對接以非盟《2063年議程》為代表的非洲發展愿景,為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非合作的“十大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的落實提供強勁動能。十年間,共有52個非洲國家及非盟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非洲成為全球共建“一帶一路”的前沿地帶。中國連續14年穩居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支持非洲建設了數萬公里現代化公路和鐵路,累計鋪設超過20萬公里光纖,為非洲經濟發展貢獻率超過20%,賦能非洲有效落實以現代化和區域一體化為主要目標的轉型發展藍圖,推動非洲大陸舊貌換新顏。2017年,我參加蒙內鐵路開通試乘時,旁邊的乘客告訴我,肯尼亞已獨立謀劃蒙內鐵路半個多世紀,但苦于缺乏資金、技術、人才而遲遲難以實現;中國用了不到三年就建成了這條路,助力肯尼亞實現了世紀夢,為“2030年愿景”的落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非洲的發展長期受到西方發展模式的裹挾和干擾,特別是冷戰后新自由主義的泛濫,讓眾多非洲國家在“華盛頓共識”的沖擊下陷入嚴重的發展赤字,非洲迫切在“向東看”中尋找可供借鑒的新方案。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實質上是中國將自身現代化的紅利與成果,無私轉化為供非洲分享的低成本、高效能、普惠性的國際公共產品,用中國智慧、經驗、方案助力非洲發展的過程。十年來,中國的“要想富先修路”“擼起袖子加油干”“團結就是力量”等理念逐步深入非洲民心,先前碎片化、低效率的規劃與執行機制正在被以務實發展為導向的系統發展戰略取代,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將立足非洲、學習中國,借鑒中國式現代化作為突破發展赤字桎梏的著力點。2023年,我赴坦桑尼亞尼雷爾領導力學院授課,坦桑尼亞、津巴布韋、南非、安哥拉、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六國執政黨青年干部代表在與我交流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證偽了所謂西方模式的普適性,共建“一帶一路”是非洲參考借鑒中國發展的寶貴機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前景光明,未來可期。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新時代中非合作擘畫新藍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非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之路必將越走越寬,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經驗與成就必將與非洲尋求現代化和一體化的探索與努力碰撞出更多火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光輝典范。
指導單位
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主辦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
支持單位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特別鳴謝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服務中心辦公室
策 劃:袁華杰 許 明
統 籌:宋 瑩 何迪雅
執行策劃:王村村 何澍之
制片人:陳宣宇
本期嘉賓:鄧延庭
項目執行:常 暢 宗 悅
導 演:陳宣宇
執行導演:周海偉 宗 悅
拍 攝:魏建立 王宏宇
燈 光:劉佃水 賈紅亮
后 期:陳宣宇 申 棟 張 萌
包 裝:張 萌 劉佃水 賈紅亮
字 幕:張 萌 宗 悅
編 校:陳 靜 禹瑞麗 孫 龍 蘇威豪 曾煜婷
審 核:劉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