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眾號
中國學派
中國社會科學報
新浪微博
今日頭條號
中國社會科學報綜合外媒報道 9月12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下簡稱“經合組織”)官網發文稱,增加職業培訓的機會,有助于滿足社會對熟練工人日益增長的需求,適應綠色轉型和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深刻變化。
經合組織《2023年教育概覽》報告顯示,經合組織國家中44%的高中生參加過職業教育和培訓。盡管這一比例不低,但許多國家對職業課程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報告認為,職業培訓有助于彌合學校教育和就業之間的鴻溝,并通過提供工作技能來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
報告顯示,職業教育與其他層次的教育之間需要有更強的銜接。因此,職業課程必須為學生提供在高等教育階段繼續學習所需的資格,而更多的高等教育課程設計也需要建立在職業教育畢業生所擁有的技能基礎上。與此同時,年輕人需要盡早獲得有效的職業指導,從小探索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參觀工作場所、與工作人員互動等方式,確定自己的職業選擇。
經合組織秘書長馬蒂亞斯·科爾曼(Mathias Cormann)表示,《2023年教育概覽》展示了如何通過加強教育系統推動年輕人平等擇業和成功就業。經合組織國家擁有高中學歷的年輕人數量正在增加,來自較差社會經濟背景的年輕人卻持續性地落后。因此,各國需要專注于縮小教育差距,為弱勢學生和學校提供更多支持,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獲得更好的職業、薪酬和未來。
許多經合組織國家正面臨教師短缺的問題。報告認為,高素質和積極進取的教師對于構建強大的教育體系至關重要,但許多國家優先考慮的是小班教學等形式,而非著力提高教師質量以及教師職業的吸引力。目前,經合組織國家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比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低13%;對于高中教師來說,這個差距為5%。
2015年以來,經合組織國家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法定工資實際年增長率不到1%。在可獲得數據的經合組織國家中,教師實際法定工資有所下降。例如,在盧森堡,高中教師的實際工資自2015年以來下降了11%,匈牙利同期下降了7%??紤]到過去一段時間內通貨膨脹的因素,許多國家的情況可能會惡化。因此,各國應增加職業發展的機會、減少教師的行政工作量、改善教師的公眾形象、提高工資待遇,以吸引高素質的教學人員。
(王俊美/編譯)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