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前夕,大慶油田正式誕生,一片亙古荒原被中國石油工人喚醒,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如滾滾油流迸發而出,中國石油開發建設迎來了嶄新的篇章。高聳的抽油機,鐵鍬鏟平的土地,人拉肩扛的呼喊,鑄造出一代又一代鐵人,鐵人精神薪火相傳。
鐵人精神是大慶精神的具體化和人格化,其內涵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甭耦^苦干的無私奉獻精神。鐵人精神不僅是新中國石油工人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形象展現,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品格的映照,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叭齻€務必”是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繼承與發展,包含新時代管黨治黨的新要求,是對全黨的新告誡和新期盼。鐵人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具有深遠的價值意蘊,對新時代黨性教育有著深刻的啟發意義,是推動踐行“三個務必”的磅礴力量。大力發揚鐵人精神,重溫先進中國共產黨人的事跡,深入挖掘其時代意蘊,能夠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踐行“三個務必”提供經驗借鑒和精神動力。
發揚鐵人精神,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為國分憂,為民爭氣,為黨增光
為國分憂是強烈責任感和崇高使命感的有機統一,為民爭氣是主人翁意識和愛國意識的高度覺醒。1923年10月8日,王進喜出生于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年少的他領著父親沿街乞討、為軍閥運羊毛、被拉到玉門油礦修路,受盡了壓迫剝削??嚯y的童年經歷并沒有壓垮他,反而使他生出改變窮苦地位的強烈愿望。王進喜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鉆井工人,萌發出“主人不能干長工活”的主人翁意識。入黨后,他帶領工人拼命奮戰,將“豆腐隊”一躍帶成“鋼鐵鉆井隊”。在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期間,看到北京街上公交車都背著沉重的“煤氣包”,他為此淚灑沙灘,切實感受到國家石油的短缺。當時新中國“一窮二白”、內憂外患,國際上美國全面封鎖,蘇聯單方面撕毀合同、終止項目、撤退專家,妄圖用石油卡住我們的脖子;國內正處于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短缺,經濟雪上加霜,石油工業形勢嚴峻。沖破困境,實現石油自給自足成為當時中國石油工人的偉大夢想,“煤氣包”成為王進喜為油奮斗、為國拼搏的動力源泉。王進喜以甩掉“中國貧油落后”的帽子為己任,立下“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喊出“有也上,無也上,創造條件上”的口號,成為帶頭沖鋒陷陣的會戰先鋒,帶領工人拼命鏖戰三年最終拿下大油田,這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的落后面貌。在參觀阿爾巴尼亞后,他又深感差距,提出了“每年每人半噸油”的奮斗目標。從甩掉“煤氣包”到為“半噸油”而戰,王進喜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得到了極大的升華。
鐵人精神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一面時代旗幟,踐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需要發揚鐵人精神。百年大黨的成功秘訣就在于,它建立之初就樹立起的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艘小小紅船能夠發展成為今天的巍巍巨輪,從建黨時50多名黨員,發展成現今9800多萬名黨員,靠的是人民的衷心擁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筑牢堅實的群眾基礎,學習鐵人“為祖國獻石油”的價值追求、“心里永遠裝著群眾”的情感寄托,把滿腔愛國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線,人人學鐵人、人人做鐵人,用鋼鐵之軀鑄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
發揚鐵人精神,在“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中自力更生,積極進取,無私奉獻
艱苦奮斗是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現代化的強大動力,無私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精神特質。1960年4月2日,終于等到了從玉門發出的鉆機,但沒有可用的起吊設備,為了能早點開鉆,王進喜就帶領全隊靠大繩拉、肩膀抬、撬杠撬的方式,耗時三天三夜,人拉肩扛把60噸重的鉆機卸下車運到井場安裝。為了滿足鉆井用水需求,王進喜帶領工人們到一公里外的水泡子破冰取水,一天一夜用臉盆、水桶端了50多噸水。短短5天零4個小時,就完成薩55井的打井任務。王進喜親自將“創造條件上”的理論變為現實,并在勞動實踐中創下了中國石油發展史上的新記錄。王進喜的拼命工作使馬家窯的百姓深受感動,房東大娘感嘆,整天整夜地拼,王隊長果真是如鐵人一般。鐵人,是人民給予優秀鉆井工人王進喜的稱號,王進喜心里也時刻想著人民,奉獻自己。1961年是大慶全面開發的發展年,也是三年困難時期的“饑荒年”,王進喜在二大隊搞開荒建設,蓋“干打壘”、操鐵鍬種地、辦“雞籠子”學校、建衛生所,將大隊變成了一個小社會,逐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需要。1967年,王進喜克服困難組織修路,將草原土路改造成沙石路。1969年,組建回收隊,回收廢舊物資。他日夜操勞為職工群眾辦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直到生命燃燒到最后一刻。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鐵人精神永不褪色的鮮明特質,踐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需要發揚鐵人精神。古今中外歷史發展中,大大小小許多政黨都只是曇花一現,但中國共產黨卻能歷經百年滄桑而欣欣向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黨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要保持謙虛謹慎的優良作風,反對享樂主義、驕奢淫逸,學習鐵人當了領導干部工人本色不變、工作作風不改的品質,培養自己苦干實干、能干會干的本領,做人民的“老黃?!?、好公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要發揚鐵人精神,胸懷崇高革命理想和飽滿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難、不怕險,敢于迎難而上、直面挑戰,要像鐵人一樣用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將光明與溫暖灑在祖國的大地上。雄關漫道真如鐵,關山初度路猶長。要保持開拓前進而不驕傲自滿,艱苦奮斗而不貪圖安逸,新時代奮斗者仍需要跨越“雪山”“草地”,征服“婁山關”“臘子口”。
發揚鐵人精神,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中忘我拼搏,科學求實,攻堅克難
忘我拼搏是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和沖天干勁的深刻體現,科學求實彰顯了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了壓制井噴,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拐杖毫不畏懼地跳進滾燙的泥漿池中,咬緊牙關,手腳并用,攪拌泥漿,帶領工人忍受劇痛整整奮戰三個小時。鐵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不懈拼搏,展現了“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的壯志豪情。對于鐵人來說,井就是生命,就是靈魂。王進喜一頭扎進井里,天天“跑井”,實實在在地了解情況,發現問題。但鐵人“跑井”是帶著嚴重胃病和關節炎跑的,帶著腿上腳上未痊愈的傷跑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大慶開發、石油建設事業中,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在這場浩浩蕩蕩的石油大會戰中,到處彌漫著講究科學的氛圍,形成“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的工作精神、“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和“四個一樣”的優良作風。王進喜秉持著“干,才是馬列主義”的科學務實態度,刻苦努力、敢闖敢干、創新試驗。他科學制定防噴方法、為不注重鉆井質量作檢討、永遠銘記“四?一九”,提出“小鉆頭、大鉆具”“填滿式”鉆井技術,為實現提產增效打下堅實基礎。
鐵人精神代代相傳,“我為祖國獻石油”是一代代“鐵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從把標桿立在祁連山上的王進喜,到勇攀石油科技高峰的王啟民,再到把中國石油名片亮相海外的李新民,鐵人精神跨越時空,光芒四射,如一條金線,串起了中國石油產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史篇章,展現了不同時代環境下中國石油工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奮斗熱情。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員要發揚鐵人精神,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汲取經驗,在艱苦奮斗中磨練意志品質,在斗爭實踐中增長才干。
時光不老,精神永恒。歷經半個多世紀風雨洗禮,大慶油田深深鐫刻在祖國的豐碑之上,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勇往直前。2023年是鐵人王進喜誕辰100周年,緬懷他光榮傳奇的一生,弘揚鐵人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⒗^華,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西北黨史黨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胡子怡,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審核:李建軍
網絡編輯:張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