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十年一路走來,“一帶一路”倡議始終不忘初心、不懼風雨、披荊斬棘,從愿景走向現實,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打造了一個個“國家地標”“合作豐碑”,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倡議好不好、項目實不實,參與的國家和人民最有發言權。近期,來自70個發展中國家的80多名記者來華,采訪“一帶一路”項目的中方承建機構和參與人員,用一篇篇現場報道現身說法,生動講述共建“一帶一路”的真實故事。
本篇為老撾《萬象時報》記者專訪國鐵集團國際公司相關負責人,撰文報道中老鐵路給老撾帶來積極變化的文章摘要。
記者參訪國鐵集團
從“陸鎖國”到“陸聯國”
經過十年積極合作,“一帶一路”倡議在100多個國家成功落地并取得豐碩成果。老撾和其他共建國一樣,從“一帶一路”合作中收益頗豐。其中,中老鐵路積極對接老撾政府將“陸鎖國”變“陸聯國”戰略,自2021年底通車以來對老撾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老鐵路有力滿足了老撾對改善交通基礎設施的需求。相比傳統的船運,鐵路運輸可以節省更多時間和成本。自中老鐵路開通以來,老撾鐵路貨運業務迅速發展。同時,中老海關合作也取得顯著進展,貨物通關時間在不斷縮短。憑借高質高效的服務,中老鐵路跨境貨運量達到創紀錄水平。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中國和東盟之間戰略經濟走廊的組成部分,中老鐵路打通了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助力老撾內陸貨物“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與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老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慶祝中老鐵路雙向通車
從“路相通”到“心相通”
中老鐵路除促進中老經貿合作外,還致力于服務沿線人民,給老撾當地民眾帶來諸多福祉。以售票平臺為例,萬象市中心設有售票處,并推出移動售票平臺,方便乘客購票。目前,老撾段鐵路已運送超過300萬名旅客。
在便利出行的同時,中老鐵路還為當地民眾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方企業聘用了數千名當地員工,鼓勵他們在當地院校接受職業培訓、學習專業技能,幫助很多人從普通工人走上了動車乘務員、助理司機等專業崗位。這些惠民舉措為促進兩國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