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的簡化、異化、誤解與回歸
在國家誕生后的漫長歷史中,由于對最高權力的爭奪和大規模戰爭的連綿不斷,國家安全長期被“簡化”為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等幾個方面,其他方面的安全則被嚴重忽略。因此,要搞好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首先必須學好總體國家安全觀,突破以往對國家安全的“簡化”“異化”和“誤解”,回歸到國家安全的總體性和人民性,逐步建立起與總體國家安全觀相匹配相適應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閱讀原文)
我國應該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安全學科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為國家安全學提供了重大戰略指導。建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解決了國家安全學“立學”的問題,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夯實國家安全領域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基礎的重要舉措。接下來,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安全學科,如何實現“立”而后“進”,成為當前國家安全學科建設的核心議題。 (閱讀全文)
聚焦培養高層次國家安全人才,穩步推進國家安全學科建設
2021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在新設交叉學科門類下設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建設全面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培養國家急需高層次國家安全人才,直接服務國家戰略需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安全保障、理論研究與智力支持。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建設,推進國家安全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學界廣泛關注的話題。 (閱讀原文)
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治理必須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
中華民族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安全環境,而和平穩定的安全環境來源于防范化解風險的國家安全治理。國家安全治理需要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理論的指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及內涵的不斷豐富發展,不僅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為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理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成為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治理體系和國家安全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因此,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治理必須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 (閱讀原文)
國家安全學實現從交叉學科到獨立學科的三個基石
國家安全學是當前交叉學科建設的一個重點領域,是法學、工學、管理學、軍事學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交叉突出問題意識,在解決重大新問題時具有多學科方法論交匯的明顯優勢。隨著國家安全問題逐步從“交叉問題”凝聚為清晰的“獨立”研究問題,國家安全學也將逐步形成獨立的學科方法論體系。獨立學科的形成是交叉學科演進的基本方向,問題意識與學科意識并重是國家安全學建設與發展的基本遵循。國家安全學研究需要厘清學科框架的基本構成——學科研究對象、國家安全運動與矛盾、學科方法論。 (閱讀原文)
以總體國家安全觀引領中國國家安全學構建
學科的設立既是中國從大國邁向強國,實現國家安全體系能力現代化、人才隊伍建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在“既不太平,也不安寧”的當今世界中應對嚴峻復雜國家安全挑戰的客觀需求。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雖然起步較晚,然而由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發展和完善,其并非“白手起家”,而是一開始就站在了一個很高的歷史起點上。不斷豐富完善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理論體系既為學科建設提供了堅定的政治支撐,也給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學科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閱讀原文)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